针对售后服务中的各项活动和流程,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,明确产品/服务范围、职能设计、组织分工、运转机制,并以企业文件形式体现,形成完整的售后服务手册
销售、服务等部门之间有良好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,并在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不断改进
对售后服务中发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,设立有关的服务研究部门或委托机构进行研究和咨询
通过的相关、安全或管理认证
重视服务标准化工作,鼓励参与国家、行业有关标准的制定工作
根据商品的特点,在售出后提供及时、必要的安装和调试服务
提供商品使用所必需的使用或顾客培训,解答并解决顾客的疑问
在商品有效期内为顾客提供持续的各类技术支持服务。对于有保养要求的商品,应按法律法规要求和服务承诺提供相应的保养服务
相关服务活动涉及收费的,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合理收取,并事先明示
所售商品的包装应完整、安全,便于运输或携带
对顾客所承诺的送货范围、送货时间及时兑现
售后服务网点和服务部门应安排专人负责报修登记和接待服务
按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要求提供包修和保修服务
服务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,有效执行报修、送修或上门维修的服务程序和服务规范,及时进行维修,并向顾客如实提供维修记录
定期对维修设施、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,保证维修服务的正常进行
保证商品维修所必需的材料和配件的质量以及及时供应
对于维修期限较长,或因维修方原因延误维修时间的,可为顾客提供相应的代用品
所售商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和质量标准
对顾客明示的质保期和保修期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
对于有质量问题的商品,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换。如退换(非企业商品质量或服务问题造成的)涉及到收费的,应事先向顾客明示
当商品存在缺陷或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(例如:配件停产无法维修、服务场所歇业或地址迁移造成服务中断等)时,应实施商品召回或其他补救赔偿措施。
对于贸易型企业,应配合生产厂家,及时完成报修、登记、维修、收费、退换、召回等服务,并按国家有关规定,执行**赔付制度
向顾客明示废弃商品回收的有关注意事项,其内容应符合安全和环保的要求
按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的规定,对废弃商品进行回收和处置。
若获证组织未能通过监督评价,本机构将根据具体原因,采取必要的措施,包括但不限于:
a) 实施补充评价;
b) 降低认证等级;
c) 暂停认证;
d) 撤销认证。
服务认证证书
NO: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
兹 证 明
企业名称
企业地址
组织机构代码:××××××
所提供的服务符合:
G B / T 2 7 9 2 2 - 2 0 1 1《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》( 认证规则:R - S E R - 0 0 3《商品售后服务认证实施规则》)。服务水平达到:
★ ★ ★ ★ ★
通过认证的服务范围:
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×
颁证日期:××××年××月××日 换证日期:××××年××月××日
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,本机构将在调查核实后的5 个工作日内暂停获证组织的认证证书:
——获证组织或服务持续地或严重地不满足认证标准要求;
——获证组织不承担和履行认证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;
——获证组织持有的资质过期失效,或重新提交的申请已被受理但尚未换证的;
——获证服务存在严重问题,或发生与获证服务有关的事故,但尚不需立即撤销认证证书的;
——获证组织违反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,但尚不需立即撤销认证证书的;
——获证组织受到严重的投诉或媒体曝光,但尚不需立即撤销认证证书的;
——获证组织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,但未按要求履行变更手续的(如重组、业务流程变更);
——获证组织未按规定使用认证证书、标志或符合性声明;
1网点的日常管理归服务部负责,包括任务单的下单备品备件的供给,维修设备的配备。
2网点的人员培训和能力评价工作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,办公室根据人员评价情况提出任用意见。
3各网点每季度要要求维修人员写出书面工作总结,包括售后服务内容,应款,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建议等。
4维修人员根据各网点的工作情况,尤其是其维修的情况及时报告调度员,由调度员进行计算机网上客户管理。
a.负责建立文件化的售后服务体系,并组织实施和维持,以确保售后服务体系有效运行,组织体系文件的编制和修改工作;。
b.定期向管理者汇报售后服务体系运作情况,包括改进需求。
c.在公司整个体系内提升对客户要求的认识。
d.负责售后服务体系的有关事项对外联络和内部沟通工作。
e. 负责售后服务体系的统筹管理与协调工作。
f.负责售后服务体系的监视、测量与持续改进工作。